隴南公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,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“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,提高市域社會治理能力”戰(zhàn)略部署,緊緊圍繞隴南民事直說“1234”工作法核心內容,積極探索社會治理新路子、便民服務新舉措、治安防范新手段,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、精準化水平,平安隴南建設和市域社會治理取得明顯成效。2022年,全市刑事立案、治安案件、命案立案同比下降19.1%、18.6%、47.8%。
一、注重“三個做實”,壯大基層治理力量。
做實社區(qū)警務。深入推進“市縣主戰(zhàn)、派出所主防”警務運行體系建設,持續(xù)推動“兩隊一室”“一隊一室”改革,把社區(qū)民警工作重心調整到人口管理、治安防范、矛盾化解等方面,強力推進派出所職能回歸本身職責。加快人員密集場所街面警務室建設,提升應急響應能力,建成街面警務站192個,派出所民警、社區(qū)民警配備率分別達到44%、62%。
做實農村警務。深化農村派出所“一隊一室”改革,持續(xù)推進農村“一村一輔警”建設,配備駐村輔警594名、義警2827名,配備率達到114%。選聘3160名“雙協(xié)員”參與農村警務工作,建立“1+4”工作聯(lián)防機制,形成一警務工作站、一責任民警、一輔警(輔警+義警)、一治安協(xié)管員、一群防群治組織、一工作平臺、一平安創(chuàng)建策略等“七個一”農村警務工作新格局。
做實信息采集。以“一標三實”、新一代警綜等智慧應用為支撐,全面推廣隴南E警務、利民碼等移動警務應用,建立數據模塊9個、自動預警模型1個,更新基礎數據81.5萬余條。發(fā)動村社長、“八大員”等基層力量,常態(tài)化開展信息采集,逐村建立村情檔案,實現基礎信息“一次錄入、全網通用”和“一次變更、全網更新”。
二、突出“三個強化”,完善基層治理機制。強化德法宣傳。
構建黨委政府牽頭、公安主抓、行業(yè)聯(lián)動、多方參與的宣傳聯(lián)動機制,深入宣傳推廣隴南民事直說“1234”工作法,組織“鄉(xiāng)鎮(zhèn)領導談安全”活動450余次,開展集中宣傳教育4.2萬場次,創(chuàng)出了康縣“背包警務”、武都“一警四員”“翼警聯(lián)動”工作模式、禮縣“田園警務”、成縣基層治理“四五”模式、宕昌命案可防可控“1157”工作法等一批典型經驗。
強化矛盾化解。建立矛盾糾紛排查七大機制,成立多元化村級矛盾糾紛調解隊伍180支,形成講好一個故事、算好一筆賬、解開一個心結、化解一起矛盾、做好一次回訪等“五個一”工作法,變公安“獨唱”為部門“合唱”。
強化智慧警務。大力推進智慧警務提升工程,打造“點上覆蓋、面上成網、外圍成圈”的智能安防體系,全市重點公共區(qū)域、重點行業(yè)領域、農村視頻監(jiān)控覆蓋率達到100%,實現街面警務力量部署“一圖展示”、4G執(zhí)法記錄儀采集數據“云端存儲”。研發(fā)“五小車輛”臨牌管理系統(tǒng),實現在售車輛上路即納管,消除農用車及駕駛人管理空檔期。
三、深化“三個融合”,提升基層治理效能。
深化兩警融合。將基層交警中隊和派出所警種整合、業(yè)務融合、資源匯合,取得“一警多能”和“1+1>2”的良好效果,形成建制交警中隊管線、派出所管面的道路交通安全管控新格局。2022年共查處農村道路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2.3萬起,傷亡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47.6%、32.3%。
深化警網融合。推行“警格+網格”模式,推動“社區(qū)民警進班子”,將公安業(yè)務需求納入網格員日常信息采集清單,實現“警網”深度融合。
深化警企融合。實行“公安機關引導+運營商參與”工作模式,在農村主要村道路口、城鄉(xiāng)重點部位新建監(jiān)控探頭179個,農戶安裝視頻監(jiān)控5.2萬余戶,23個車管服務站實現“一站式”服務,累計服務企業(yè)和群眾18萬余次。
四、推進“三個行動”,壓減基層治理隱患。
推進十大領域平安建設行動。建成智慧安防小區(qū)258個,月均匯聚數據資源2萬余條,將500余個老舊小區(qū)改造與智慧安防工程相結合,平安校園、平安園企、平安鄉(xiāng)村等同步開展。圍繞生態(tài)警務,推動平安水域、平安林區(qū)建設,安裝高空瞭望云平臺4處,實現視頻巡查實時化,破獲危害環(huán)境資源安全犯罪182起,移送起訴215人,查處違規(guī)用火案件21起。
推進十大基礎建設行動。圍繞立體化信息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,302個反恐目標單位100%完成視頻監(jiān)控,207處宗教場所視頻監(jiān)控覆蓋率達到90%。深入推進交通卡口體系建設,新建交通卡口30處,全力構建進出隴南外圍防控圈。設置街面警務室579個,以民警姓名命名警務室94個,各縣(區(qū))配備派出所民警1286人、社區(qū)民警796人。
推進矛盾糾紛十大起底行動。扎實開展“百萬警進千萬家”活動,全面摸清潛在的安全風險隱患和社會不穩(wěn)定因素,建立完善信息數據庫,實現動態(tài)管理,做到“底數清、情況明、數據活、信息準”。設置駐所調解室187個,累計走村入戶3.6萬余人次,整改安全隱患1921處,排查各類矛盾糾紛4597起、化解4450起,化解率達96.8%。
五、實施“三個工程”,賦能基層治理現代化。
推進數智云警務工程。圍繞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隴南,依托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引進一流團隊,高標準建成隴南公安文化視聽中心、第三代指揮中心、網安綜合作戰(zhàn)中心和一級電子數據勘查實驗室,運用科技力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,助力維護穩(wěn)定、偵查破案、治安防控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。
推進數據融合共享治理工程。建成數據資源管理平臺,對重要社會數據以及卡口、監(jiān)控等感知類數據進行上云入倉,截至目前,共匯聚數據70億條,接入涵蓋商業(yè)、衛(wèi)生、教育、房產、寄遞等領域基礎信息7億余條。
推進情指行一體化工程。全力推進“數智云”建設,深化“情指行”一體化實戰(zhàn)化運行,實現扁平化可視化全流程指揮調度。完善重點人群、重大風險、敏感輿情動態(tài)管控,各警種業(yè)務全流程督察督辦,實現從接警、出警、處置、辦結全流程情報支撐。
免責聲明:
免責聲明: 凡本網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歸屬本網所有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本網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。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,若需轉載本網稿件作品,請致電:010-65776990。本網注明來源:XXX(非經濟與法)的稿件作品,均轉載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互聯(lián)網信息傳遞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轉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投稿郵箱:zgjjyfw@163.com
相關閱讀
熱點閱讀
熱點圖文
閱讀排行
關于我們| 聯(lián)系我們| 招聘信息| 廣告報價| 版權聲明
Copyright?2010—2022 經濟與法 www.jhszky.com
中國互聯(lián)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110報警服務
郵箱:zgjjyfw@163.com 《經濟與法》版權所有,未經合法授權禁止復制、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備案:京ICP備:12022782號-3 公安備案: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035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