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廈門2月12日電題:廈門:“適當跨店經營”讓城市更顯溫情
新華社記者顏之宏
“老板娘,一碗扁肉一碗拌面,我坐外面吃了啊!”“好嘞,五分鐘就好!”每當夜幕降臨,在廈門興隆路的沙縣小吃店前,店主張大姐都會將桌椅搬到店外的人行道上,等候食客光顧。有意思的是,這樣的“占道經營”不僅不會招來處罰,反而還得到了市容管理部門的支持,這是怎么回事?
“我是2022年10月從老家沙縣來的廈門,盤下了這家沙縣小吃店,當時就發(fā)現(xiàn)店門口有黃色的虛線。”張大姐所指的虛線,是以小店門面為基準向外延伸到人行道上,劃定了一部分區(qū)域,可以擺下4張餐桌。記者看到,地面上還漆有早餐、中餐和晚餐的經營時間。“我們在這三個時間段把餐桌擺出來,城管不會來處罰。”張大姐說。
張大姐和丈夫正在做開餐前的準備工作。新華社記者顏之宏 攝
除了張大姐的沙縣小吃店,興隆路上部分餐飲店門口也漆畫了黃色虛線。記者在晚餐時段看到,這些店家逐一將餐桌外擺在街面上,食客可以自主選擇坐在室內還是室外。
“在外面吃空氣好,大家吃飯彼此之間打擾也少。”“我們在外面吃飯,也不影響行人走路,我覺得挺好!”一些食客表達了對“適當跨店經營”的看法。
位于廈門溪岸路花鳥市場的沿街商戶門口,黃色實線內為允許商家“適當跨店經營”的擺放范圍。新華社記者顏之宏 攝
廈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(zhí)法局城管協(xié)調處處長徐文德介紹,廈門在2022年8月發(fā)布了《廈門市沿街店面適當跨店經營管理實施導則》,對處在背街小巷、次干道和交通流量適宜地區(qū)的餐飲、服裝、鮮花水果、生鮮食品等店面開放“適當跨店經營”申請,并由屬地職能部門上門劃定“經營外擺”的時間和區(qū)域范圍。
廈門興隆路上的部分商戶可在指定時間在黃色虛線范圍內“適當跨店經營”。新華社記者顏之宏 攝
記者采訪發(fā)現(xiàn),“適當跨店經營”讓違法占道經營問題得到了改善。“過去沒畫線,大家都把攤位擺到路面上,馬路堵得水泄不通,實在是太亂了。”在碧山路一處農產品交易點,豬肉攤主洪大哥告訴記者,實行“適當跨店經營”后,攤位更規(guī)整,路面寬了,光顧的人也多了,大家能掙更多錢了。
在廈門碧山路一處農產品交易點,商戶們在“適當跨店經營”黃線范圍內兜售商品。新華社記者顏之宏 攝
“要讓守法經營者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溫度。”徐文德說,下一步,城管部門將繼續(xù)就“適當跨店經營”進行更深入探索,完善長效監(jiān)督機制。
免責聲明:
免責聲明: 凡本網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歸屬本網所有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本網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。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,若需轉載本網稿件作品,請致電:010-65776990。本網注明來源:XXX(非經濟與法)的稿件作品,均轉載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互聯(lián)網信息傳遞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轉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投稿郵箱:zgjjyfw@163.com
熱點閱讀
熱點圖文
關于我們| 聯(lián)系我們| 招聘信息| 廣告報價| 版權聲明
Copyright?2010—2022 經濟與法 www.jhszky.com
中國互聯(lián)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110報警服務
郵箱:zgjjyfw@163.com 《經濟與法》版權所有,未經合法授權禁止復制、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備案:京ICP備:12022782號-3 公安備案: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035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