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12月13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,最高檢與公安部日前聯(lián)合印發(fā)《人民檢察院 公安機關羈押必要性審查、評估工作規(guī)定》,進一步加強對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被逮捕后羈押必要性的審查、評估工作,規(guī)范羈押強制措施適用,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合法權益。
規(guī)定共27條,對檢察機關、公安機關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、評估工作的職責分工、啟動程序、內容方式、標準把握、監(jiān)督管理等進行了明確。原《人民檢察院辦理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規(guī)定(試行)》廢止。
規(guī)定明確,人民檢察院、公安機關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、評估工作,應當分工負責、互相配合、互相制約,以保證準確有效地執(zhí)行法律。人民檢察院、公安機關應當依法、及時、規(guī)范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、評估工作,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,準確把握羈押措施適用條件,嚴格保守辦案秘密和國家秘密、商業(yè)秘密、個人隱私。羈押必要性審查、評估工作不得影響刑事訴訟依法進行。
規(guī)定要求,人民檢察院對審查起訴階段未經羈押必要性審查、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在押犯罪嫌疑人,在提起公訴前應當依職權開展一次羈押必要性審查。公安機關根據案件偵查情況,可以對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繼續(xù)采取羈押強制措施是否適當進行評估。
規(guī)定還特別強調,人民檢察院、公安機關發(fā)現(xiàn)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可能存在“系未成年人的唯一撫養(yǎng)人”等8種情形之一的,應當立即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、評估并及時作出審查、評估決定。未成年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被逮捕后,人民檢察院、公安機關應當做好跟蹤幫教、感化挽救工作,發(fā)現(xiàn)對未成年在押人員不予羈押不致發(fā)生社會危險性的,應當及時啟動羈押必要性審查、評估工作,依法作出釋放或者變更決定。
規(guī)定明確,經審查、評估,發(fā)現(xiàn)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具有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等嚴重危害社會犯罪、故意殺人等嚴重暴力犯罪、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等10類社會危險性較大的情形之一的,一般不予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。
最高檢、公安部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,將共同抓好規(guī)定落實,推動提升羈押必要性審查、評估工作質效,實現(xiàn)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的有機統(tǒng)一。
記者:劉碩、熊豐
免責聲明:
免責聲明: 凡本網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歸屬本網所有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本網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。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,若需轉載本網稿件作品,請致電:010-65776990。本網注明來源:XXX(非經濟與法)的稿件作品,均轉載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互聯(lián)網信息傳遞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轉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投稿郵箱:zgjjyfw@163.com
熱點閱讀
熱點圖文
閱讀排行
關于我們| 聯(lián)系我們| 招聘信息| 廣告報價| 版權聲明
Copyright?2010—2022 經濟與法 www.jhszky.com
中國互聯(lián)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110報警服務
郵箱:zgjjyfw@163.com 《經濟與法》版權所有,未經合法授權禁止復制、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備案:京ICP備:12022782號-3 公安備案: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0358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