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日的馱娘江,長橋飛架,廣西百色市田林至西林高速公路猶如一條巨龍,穿山越壑,在廣袤的八桂大地上蜿蜒向前,串起桂滇兩地西向大通道沿線“綠水青山”與“金山銀山”。
12月29日,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投資建設的廣西田西高速正式通車。
踐行交通強國戰(zhàn)略 織密區(qū)域交通網
田西高速公路屬于《廣西高速公路網規(guī)劃(2018—2030年)》布局“1環(huán)12橫13縱25聯”中的橫3線賀州(粵桂界)至西林(滇桂界)重要組成部分,主線全長191.262公里,批復概算總投資280.6億元,也是廣西百色市迄今單體投資最大的交通項目。
據了解,田西高速公路通車前,鏈接滇桂兩省區(qū)的大通道只有G78昆汕高速和G80廣昆高速,昆汕高速繞行貴州興義市,廣昆高速繞行云南文山州,距離上拉長了不少。因此早在2010年,《廣西高速公路網規(guī)劃修編(2010-2020)》中便規(guī)劃出一條遠景展望路線,作為廣西西向出區(qū)的高速通道,田西高速公路由此誕生。
田西高速公路所在地區(qū)為滇、桂、黔三省區(qū)交界處,山多谷深,溝壑縱橫,人口稀少,因此投資建設這條高速公路成為了一件難事。
“西林縣全縣僅有16萬人口,對于一個企業(yè)來講,在這里投資建設一條投資高達280.6億元的高速公路,經濟價值是比較有限的。”西林縣副縣長韋文君說。“因此,西林縣這么多年一直沒通高速,這也造成了當地山阻水隔的封閉環(huán)境,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最大‘瓶頸’。”
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承擔了田西高速公路的投資建設任務。2020年3月12日,這條廣西西向大通道正式開工建設。
“田西高速通車后,極大縮短了滇桂兩省的直線交通距離,成為廣西又一條重要出區(qū)高速通道。”韋文君滿懷喜悅。
特色經濟作物借力出圈 編織鄉(xiāng)村振興幸福路
廣西西林縣享有“中國沙糖桔之鄉(xiāng)”的美譽,以西林砂糖桔為主的柑桔類水果種植面積已達20.87萬畝,產量達43.7萬噸以上,但由于交通閉塞,出行不便,農副產品外銷受阻。
為破除縣域發(fā)展桎梏,2018年,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通過PPP模式為西林縣引入田西高速公路。入駐西林縣以來,葛洲壩建設者與西林人民一路風雨同舟,為打通地方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“瓶頸”做出了有益嘗試。
作為能源電力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“國家隊”和“排頭兵”,中國能建積極參與廣西經濟社會建設,與時俱進開拓幫扶新思路,將鞏固脫貧基礎與促進鄉(xiāng)村振興的成果有效銜接,三年來消費幫扶3000多萬,產業(yè)幫扶超3億元,用工累計達1萬余人次。
“聽說田西高速要通車了,很多外地客商開始預約明年的砂糖橘,我們村也打算擴大種植面積,并引進金秋砂糖橘之類的優(yōu)質品種,讓砂糖橘產業(yè)帶動鄉(xiāng)村振興。”西林縣古障鎮(zhèn)古障村村支書汪芋倫說,古障村村集體種植了70畝砂糖橘,要外銷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沈陽等地,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帶來20萬元左右經濟收入。以前,砂糖橘只能通過二級公路外運,運輸成本比較高,西林高速出入口離村子只有4公里,交通運輸條件越來越便利,更加堅定了我們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信心。
田西高速建成通車后,從西林縣到達百色市的車程可由現在的4個小時左右縮短至2.5個小時,西林縣“一肩挑三省”的獨特區(qū)位優(yōu)勢將得到有效發(fā)揮。“中國沙糖桔之鄉(xiāng)”、“中國桫欏之鄉(xiāng)”、“全國十大生態(tài)產茶縣”等地方特色農產品,將經由田西高速銷往全國各地,迎來飛躍式發(fā)展。
為生態(tài)讓路 打造綠色環(huán)保民生路
“田西高速穿行在蜿蜒起伏的山川河流之間,然而,面對水源保護地和風景保護區(qū),這條本該筆直向前的高速公路卻走出了美麗的大拐彎。”中國能建葛洲壩田西高速項目公司總工程師蘇金亮介紹,項目堅持生態(tài)選線原則,合理避開水源保護地和風景保護區(qū),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當地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
在田西高速建設過程中,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將綠色發(fā)展理念被融入項目設計、實施、運營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。施工中,建設團隊堅持土地集約化管理,注重對沿線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保護,及時復墾、復綠,全線綠化面積約為635萬平方米,年均減少碳排放量123.825噸,相當于種下23.72萬棵樹。同時在跨江、跨河部位設置防拋網,在橋下設置油水分離池,保護周圍水系,采用全封閉拌合樓,設置砂石分離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、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牌,減少粉塵污染。使用PE改性瀝青混合料、復配巖瀝青混凝土等環(huán)保建筑材料,隧道采用綠色照明系統,促進節(jié)能減排。
“我們將能源技術創(chuàng)新、生態(tài)保護融進工程建設中,堅持邊坡‘開挖一級、防護一級、綠化一級’,施工便道‘完成一處,復墾一處’,不斷實現現場施工生產與生態(tài)改善的雙贏。”葛洲壩一公司田西高速公路總承包項目部負責人王華介紹說,全線對290多處三級及以上高邊坡、22座隧道洞口進行植草復綠和生態(tài)恢復,通過采用新型環(huán)保瀝青拌和站極大減少粉塵、瀝青煙排放等。
提前15個月建成通車 創(chuàng)造“田西速度”
“田西高速是我們投建營一體化的代表之作,我們通過持續(xù)完善和強化投資建設環(huán)節(jié)的協同管理,有力推進了項目高質量履約,提前15個月實現通車,創(chuàng)造了具有中國能建特色的綜合交通一體化發(fā)展‘田西模式’。”中國能建葛洲壩田西高速項目公司黨支部書記、董事長、總經理茍永平稱。
作為連接廣西、云南兩省區(qū)的重要通道,田西高速公路一路穿山越嶺,涉及隧道地層、巖性多為第四系殘坡積層,地形起伏大,溝壑縱橫,施工體量巨大,施工難度極高,更由于此前交通基礎差,施工環(huán)境堪稱惡劣,對于建設團隊來說,確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。
“建設田西高速公路,我們需要挖穿22座山,架起174座橋,制作并架設12908榀箱梁、豎起4593根墩柱、立起14605塊標志牌,鋪設148.96萬噸級配碎石墊層、410.49萬噸水穩(wěn)、172.58萬噸瀝青,很有挑戰(zhàn)性。”葛洲壩一公司田西高速公路總承包項目部總工程師王光輝說。
為了高標準、高質量、高效率完成這一艱巨工程任務,建設團隊堅持創(chuàng)新引領,聚焦項目重點、難點、關鍵點,加大科技投入,集中力量研發(fā)高速公路彎橋箱梁預制與安裝快速施工技術、山區(qū)高速橋梁大體積承臺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施工、復雜山區(qū)連續(xù)剛構橋高墩快速施工技術研究等7項專利成果,有較推動項目建設,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。
“渭努馱娘江大橋是全線難度最大的橋梁,全過程的監(jiān)控量測將主橋線形誤差控制在了毫米級。”田西高速施工三部相關負責人介紹,渭努馱娘江大橋長907.5米,主墩高69.75米,采用掛籃懸臂澆筑法施工,平均每段混凝土方量高達48.85米,重量約129.45噸。掛籃施工到合龍段,是全橋施工的關鍵,施工技術難點是兩側預應力懸臂節(jié)段的精準線形控制和高空垂直運輸,全過程的監(jiān)控量測將主橋線形誤差控制在了毫米級,大型塔機、垂直升降機和新型的混凝土泵送機為大橋高空運輸提供了便利條件。
田西高速以打造自治區(qū)優(yōu)質工程,爭創(chuàng)國家優(yōu)質工程為目標,堅持“首件制”“三檢制”,持續(xù)推動標準化、信息化建設,不斷推進項目建設質效,為沿線居民提供了“暢安舒美”的通行環(huán)境。(楊浩然 張子禾)
免責聲明:
免責聲明: 凡本網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歸屬本網所有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本網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:《經濟與法》。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,若需轉載本網稿件作品,請致電:010-65776990。本網注明來源:XXX(非經濟與法)的稿件作品,均轉載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互聯網信息傳遞,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轉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投稿郵箱:zgjjyfw@163.com
熱點閱讀
熱點圖文
Copyright?2010—2022 經濟與法 www.jhszky.com
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110報警服務
郵箱:zgjjyfw@163.com 《經濟與法》版權所有,未經合法授權禁止復制、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備案:京ICP備:12022782號-3 公安備案: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0358號